2.6 簡潔易用
iOS人機界面設計規范中的很多重要內容都是圍繞著設計主旨與設計模式方面的話題展開的;而其中所體現出來的最主要的設計思想就是“簡潔”。
“簡潔”的概念,就它字面的意思來看,似乎很容易在設計中加以實現。但是要在一個具有高度復雜性的交互系統當中實現這個目標,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梢哉f,簡潔的是產品給用戶帶來的感受,而不是創造這種感受的過程。這種體驗背后所蘊藏的復雜理念與技術方法是用戶在人機交互過程中難以直接發現的。
接下來,我會試著將 “簡潔”的設計思想拆解成一系列設計原則并加以分析。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將要看到的這些原則,在iOS人機界面設計規范中并沒有被明確的講述到。我所做的是將規范中的一些關鍵內容進行抽象處理,使這些理論具有更好的普遍適用性和指導性。
- 精簡導航結構:對導航結構進行精簡,去除那些會分散用戶注意力的多余條目。要避免使用過于復雜的非線型導航結構。通常,單一路徑的線型導航操作更適合iOS簡單直接的交互風格。
- 將界面劃分為不同區域:在設計過程中,試著以區域為單位,將界面中的各種交互元素按照不同的內容與功能邏輯進行劃分。對用戶來說,邏輯區域才是主要的交互對象。
- 控制交互元素的數量:任何時候都要記得控制界面中的交互元素數量。對于復雜的應用,可以試著將功能部署在不同的界面中,并對它們進行分組。
- 保持交互元素的簡潔:界面當中出現的交互元素的種類也不要過多,以避免用戶產生迷惑。在輸出形式上,可以通過短標簽文字或小圖標使交互對象更加容易辨識。
- 讓系統做更多的事:很多應用都會把管理方面的功能集成到iOS的“設置”當中,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應用本身的復雜度。
- 隱藏界面元素:我們可以很多情況下將某些控制元素隱藏起來,當用戶需要使用相關功能的時候,通過簡單的手勢就可以將它們調出。關鍵是要提供一種機制,讓用戶明白這些控制元素的出現是暫時的,當它們隱藏起來的時候,又可以通過怎樣的方式讓它們呈現出來。
- 隨用隨到的功能:努力做到只在流程需要的地方提供相應的功能,不要讓所有的功能都成為全局性的,否則界面的復雜度將大幅度提升。
- 不要過分強調品牌認知:沒有必要反反復復地向用戶灌輸品牌信息。在應用的使用流程中,找到一個最合適的點,將品牌信息進行展示,然后淡化它的存在,只留一個入口給用戶,當他們需要了解品牌相關信息的時候,確??梢栽L問到。
- 狀態的維持與恢復:不能假設用戶會連貫地使用應用直到完成任務目標。移動設備的用戶通常習慣于多任務操作,當他們正處于某個任務流程當中時,很可能會反復地退出和重新進入這個應用。所以我們必須保證,當用戶暫時離開的時候,應用的當前狀態是可以得到維持的;當他們回來之后,流程仍可以恢復到暫停之前的狀態,并繼續下去。
- 保存用戶輸入的內容:與前面一點類似,對于內容創作類的任務來說,不僅需要讓當前的內容狀態在應用被退出之后得到維持,即使沒有退出,也要通過自動保存等方式來確保該應用的其他功能流程不會造成用戶已輸入內容的丟失。
- 避免過多的手勢操作:不要讓太多的功能必須依靠獨特的手勢才可以進行交互操作。如果一款應用要求用戶必須學習新手勢,并充分理解和記住它們的作用,那么它將很難被廣泛接受。
- 對等級化信息結構的層級約束:導航的等級結構深度必須受到合理的限制。想要將層次過多的導航結構設計的易于理解、便于操作,雖然并非不可能,但挑戰是巨大的,我們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屏幕定向方式對界面布局的影響,以及在過多的層級中通過線型方式沿著單一路徑逐層瀏覽所產生的乏味與厭倦感等。
- 應用的模態特征:用戶一次只能對一款應用進行操作。即使多任務欄顯示當前系統中正運行著多個應用,用戶也仍是需要在它們之間進行切換,逐一使用。至少現在,iOS中還沒有真正的多應用共存視圖模式,也許將來我們會在iPad這樣的大尺寸設備中看到類似的功能。
這些設計原則彼此之間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它們會相輔相成的作用于產品的簡潔特質當中。
這些設計原則中同樣存在一些弊端。以“隱藏界面元素”為例,雖然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界面復雜度,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它有可能對用戶的認知行為造成額外的負擔。當某些元素處于隱藏狀態的時候,用戶必須去搞清楚它們究竟在哪里,是怎樣跑到那里去的,自己應該通過怎樣的方式才能讓它們回到界面中。如果調出的方法只涉及一些簡單的操作,那沒什么問題;一旦必須通過復雜的交互行為才可以做到的話,這將給用戶帶來不小的麻煩。
另外,當界面中的交互元素過多的時候,它們的標簽文字也會造成問題。這些文字的顯示同樣是需要空間的,而且只有當周圍的空間足夠大時,它們才容易被辨識。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即使在設計過程中為標簽文字保留了足夠放置它們的空間,整個界面給人的感覺依然是復雜混亂的。